(上接B04版)
  優質醫療資源按需流動
  隨著醫改進入“深水區”,政府和業界對社會資本辦醫的作用描述,也在悄悄補充。從五年前“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多樣化的醫療需求”,到今天“打破公立醫院的壟斷地位,激活公立醫院的改革活力,與公立醫院形成良性競爭”。莊一強如是解讀中國民營醫院的發展前景。
  他主編的《民營醫院藍皮書:中國民營醫院發展報告(2014)》統計稱,近幾年,中國民營醫院平均每年以17%的速度增長,截至今年第一季度,全國民營醫院數量已達到11514家,占全國醫院總數的46%。但民營醫院整體規模偏小,86%的醫療機構規模床位數不足100張;服務能力不足,全國醫院的總診療人次中,萬餘家民營醫院僅占10%左右,與公立醫院相比尚未形成競爭力。
  但已經有越來越多的醫生,通過申請“多點執業”,或乾脆辭職,離開公立醫院,投身社會辦醫的大潮中,或加盟民營醫院,或自己開辦私人診所。
  宋冬雷是其中一個。他曾是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。2013年,他選擇離開,轉投新興的民營醫院——上海德濟醫院擔任院長。
  離開體制一年半,宋冬雷感受最深的,不僅是“收入光明正大的增長”,還有很多在體制內遇到的難題,在體制外可以逐步解決。“舉例講,公立醫院的服務量過大,醫患矛盾難以避免;而在私立醫院,環境和工作流程的設計,對醫生的考核,都是以病人為中心展開,醫生工作的方式、方法,自然會改變。”
  目前,王杉還在吸引優秀醫生“落戶”北大國際醫院,積極通過北京大學,尋求編製。而餘堅忍和朱志凌也在分別為他們的醫院設計人才培養平臺,“送優秀的主治醫師、副主任醫師,去中國臺灣、去美國培訓。使他們學成之後,在自己的專業領域有一定話語權”,希望以此增加醫院對人才的吸引力。
  他們都相信,無論是社會辦醫,還是醫生多點執業,新政的落實雖須時日,但只要開放醫療市場,終將推動醫生從“單位人”向“職業人”的蛻變,優質醫療資源按需流動;無論是公立三甲大醫院,還是社會資本舉辦的一、二級醫院,都能在公平競爭後,找準自己的定位,最終普遍提升公眾獲得的醫療服務品質。
  B03-B05版採寫/新京報記者 魏銘言 張秀蘭  (原標題:社會辦醫,能否盤活醫改?(3)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v28hvdnd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